在湖南省宜春市奉新县,蓝某两人因居住地远离生猪定点屠宰场,便私自宰杀了36头白猪进行销售,最终受到法律制裁;
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更是存在一条隐蔽的生猪私自屠宰地下产业链,有关部门已对涉案人员追究刑事责任......
我国作为猪肉消费大国,猪肉质量安全问题必然的联系到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。然而,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,擅自进行生猪的非法屠宰与销售。
通常此类私屠滥宰的现场环境都比较恶劣,卫生状况极为糟糕,生猪屠体周围杂乱堆放着各种废弃物与杂物,地面上积水严重,内脏被到处乱丢在猪栏边缘,而屠宰所用的刀具则布满了厚厚的油污...严重威胁到市场秩序和公共安全。
国务院《生猪屠宰管理条例》第二条规定:国家实行生猪定点屠宰、集中检疫制度。除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不实行定点屠宰外,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定点不可以从事生猪屠宰活动。
非法私自屠宰,最主要的隐患在于检疫。生猪在养殖过程中可能感染多种疫病,若病猪未经检疫进入屠宰环节,会通过多途径传播病原体,引发疫病大规模传播。
此外,非法私自屠宰还存在诸多隐患。一是公共卫生隐患,废弃物处理不当会污染自然环境,且易成疫病扩散源头;二是破坏法律与市场秩序,违反法规、逃避监管,私宰肉品追溯;三是猪肉注水等行为会损害消费者权益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未经检验、检疫的生猪可能存在违法使用“瘦肉精”、违禁兽药或兽残超标的问题,甚至通过伪造检疫证明的黑色产业链,让严重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猪肉披上“合法外衣”。
非法运营的屠宰场所缺乏必要的卫生标准、有效的检验检疫措施及适当的设备设施,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,易引起大规模生猪疫病的传播,同时严重威胁到周边居民的健康安全,构成了公共卫生领域的严重隐忧。
当城乡结合部的私宰窝点与跨省运输网络形成产业化链条,单纯依靠罚款惩戒已难以根治痼疾,亟需通过更加严格的监管政策堵住漏洞。
当前,我国现行生猪屠宰政策以2021年修订的《生猪屠宰管理条例》和 2022 年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》为核心框架。今年3月1日起将施行的《生猪定点屠宰厂(场)设置审查规定》(以下简称“规定”)则制定了更规范严格的屠宰审查制度,旨在加强准入管理,规范行业秩序。
一是明确了生猪定点屠宰厂(场)设置审查的职责分工,由农业农村部及省、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;
二是规范了审查的具体条件、程序和所需要的材料,包括生产用水水质检验报告、屠宰间和急宰间工艺平面图及工艺说明、相关设施设备和运载工具清单、技术人员花名册及健康证明等细化要求,由市级政府根据审查及省级意见作出许可;
三是建立了歇业、停业和复产报告制度,要求屠宰厂(场)提前向县级主管部门报告生产变动,因客观原因难以提前报告的,不得晚于歇业、停业次日报告;歇业、停业超过六个月的,在复产前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报告;
四是强化了监督管理,对提供虚假材料、未重新申请定点屠宰证书及歇业超过六个月后复产的情况,明确了相应的处罚和监督措施。
而针对边远农村地区允许设置仅限本地市场供应的小型屠宰场点,具体管理办法由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制定。也就是说,此类小型屠宰场点不适用《规定》要求。目前吉林、贵州等省份已经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制度,有序开展小型生猪屠宰场点设置工作。
除了设立更完善的屠宰场建立制度,生猪检验、检疫环节作为最终的、至关重要的控制点,扮演着无可替代的“把关者”角色。
检验和检疫人员需遵循严格的标准与程序,对每一头即将屠宰的生猪以及宰后每一头猪胴体及其产品,实施详尽无遗的检查。宰前检验、检疫环节,对生猪进行“静、动、饮水”的观察检查生猪呼吸频率、粪便以及生猪状态有无异常,确认是否准许屠宰。
宰后检验、检疫环节,检验和检疫人员从头蹄检验、内脏检验、旋毛虫检验、胴体检验和复验,五个环节对生猪胴体及其产品做全面而细致的检查,同时摘除三腺,确保不遗漏任何可能隐藏问题的细微之处。一经发现存在疑似疫病、不合格产品或其他质量安全风险隐患,会立即依照规定程序实施无害化处理。
近年来,各地在生猪屠宰检疫执法监管方面持续加大力度。部分区域推行了严密的驻场检疫机制,官方兽医全天候在场监督,确保屠宰流程的每一步都受到严格监控。同时,一些地区还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了肉类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,实现便捷快速地获取猪肉产品的全面信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